于正:好演员无关剧长短,《谁演得好》即好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最近于正在网上发了个帖子,直接把娱乐圈那层窗户纸给捅破了。3月18号那天,他噼里啪啦打了一堆字,核心意思就一个:演短剧的演员怎么了?人家照样能吊打某些端着架子演戏的”大腕”。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去年有部爆款短剧《闪婚老公是豪门》,女主从菜市场砍价大妈演到豪门阔太,三集里情绪转换比某些演员三十集还流畅。于正说这种演员转战长剧简直开挂——她们在短剧里练就了”三秒落泪””五步变脸”的硬功夫,到横店拍戏连表演老师都不用请。有个细节特有意思,某短剧出身的女演员进组第一天,直接把剧组准备的十页人物小传改成了三十页,边改边嘀咕:”这豪门太太的心理转折也太单薄了”。
现在横店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遇到同时拍短剧和长剧的演员,导演都抢着要她们串戏。为啥?这些演员太懂现在观众要什么了。有个拍甜宠剧的导演跟我吐槽,说某科班出身的男主死活理解不了”为什么要在电梯里突然壁咚”,结果旁边演过20部短剧的女配直接示范:”你看啊,这时候BGM该进鼓点了,女生睫毛要颤三下,男生得先松领带再…”——把现场执行导演都看傻了。
但于正这话可不是要踩长剧演员。他去年用某位电视剧咖拍《传家》,人家提前三个月开始学民国礼仪,拍戏时旗袍开衩高度都能用尺子量。重点根本不是长剧短剧,是现在有些演员把行业搞出鄙视链了。前两天还有个选角导演说漏嘴,某流量明星团队听说对手戏演员演过竖屏剧,当场要求换人,结果人家转头就去隔壁剧组拿了年度最佳新人。
说到演技这回事,于正提起个趣事。有次拍戏遇到即兴发挥,某短剧演员直接来了段五分钟无台词表演,把监视器后面的编剧看哭了。后来这场戏根本没按剧本拍,现在成了那部剧的经典片段。反观某些演员,拍个中景都要替身,台词全靠数”一二三四”,这差距简直像智能机和大哥大的区别。
其实翻翻于正这些年用的演员挺有意思。从《延禧攻略》的吴谨言到《烈火军校》的白鹿,哪个不是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他剧组有个著名传统:主演必须参与剧本围读,管你顶流还是新人,读不好当场换人。去年某偶像剧拍摄现场流出来段视频,男女主为场吻戏NG了十八遍,最后是演丫鬟的短剧演员看不下去了,过去示范了三种不同情绪的吻法——第二天这姑娘就被提拔演女二了。
现在行业里有个特别好玩的现象:那些瞧不起短剧的,往往自己连短剧都演不好。某电影咖下凡演古偶被群嘲,转头去短剧里客串个反派反而上了热搜。观众现在眼睛毒着呢,才不管你是电影脸还是网红脸,演得好就是”老公””老婆”,演得差统统叫”戏混子”。就像于正说的,哪天要是看见奥斯卡影帝在竖屏剧里飙戏,那才叫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