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电影台《原乡人》:海峡两岸的故事回顾

3.15电影台《原乡人》:海峡两岸的故事回顾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邓丽君的歌声遇见钟理和的文字:一部电影里的家国情怀
“我张开一双翅膀,背驮着一个希望,飞过那陌生的城池,去到我向往的地方……”邓丽君这首《原乡人》的旋律一响起,很多人都会跟着哼唱。但你知道吗?这首歌背后藏着一个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的真实故事,而1980年李行导演把这段故事搬上了大银幕,就是电影《原乡人》。
20250315105031385573
说到钟理和,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在台湾文学史上,他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这位老兄写的东西特别接地气,《夹竹桃》《笠山农场》《雨》这些作品,把台湾老百姓的生活写得活灵活现。电影里秦汉演的就是他,林凤娇演他媳妇钟平妹,这俩人当年可是金童玉女级别的搭配。
电影最打动人的就是钟理和跟他老婆那段”私奔”的戏码。那时候台湾还讲究同姓不能结婚,他俩都姓钟,家里死活不同意。这俩倔脾气一合计,干脆私奔到大陆去了!从大连到沈阳再到北平,人生地不熟的,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有场戏特别揪心,钟理和因为不肯说日语,不给日本人干活,饭碗都丢了,两口子饿得前胸贴后背,但就是不肯低头。
20250315105031394943
在大陆那会儿,钟理和开始用”江流”这个笔名写小说。1945年他在北平出了第一本书《夹竹桃》,写的就是北平大杂院里老百姓的酸甜苦辣。电影里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他趴在炕桌上写稿子,写一会儿咳一会儿,那时候肺病已经找上他了。后来抗战胜利,1946年他回到台湾,身体越来越差,穷得叮当响,可还是咬着牙写啊写。
《笠山农场》这部小说让他拿了”台湾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的小说二等奖,可奖状还没捂热乎呢,人就因为肺病走了,才45岁。电影最后那段特别催泪,他躺在病床上还在改稿子,跟老婆说:”我这辈子就惦记着两件事,一个是写作,一个是你。”
20250315105030117199
李行导演拍这片子的时候特别用心,他不是单纯在讲一个人的故事,而是借着钟理和的经历,说出了很多台湾人的心里话——不管走得多远,根都在大陆。电影里有句台词我记到现在:”我们这些人啊,就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总有一天要回到原来的地方。”
3月15日下午3点40分,电影频道要重播这部《原乡人》了。现在看可能画质没那么清晰,但那种真挚的情感一点都不会过时。特别是现在年轻人总爱说”躺平””佛系”,看看钟理和那个年代的人,为了理想能吃那么多苦,可能会有点新的感触。
20250315105030903082
说实话,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完全是被邓丽君的歌吸引来的。但看完才发现,银幕上那个固执又温柔的作家,他写的每一个字、过的每一天,都在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比如对家乡的思念,对文字的执着,是再多困难也磨灭不掉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过了四十多年,还有人记得这部电影,记得钟理和这个”原乡人”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库克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k.yingshijun.com/356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