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央新片《小众题材》票房预测2500万,期待突围

肖央新片《小众题材》票房预测2500万,期待突围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精神病院里的黑色幽默:《阳光照耀青春里》到底值不值得看?
4月4日上映的《阳光照耀青春里》,这片子名字听着挺阳光,结果背景设定在精神病院,导演是曾海若,主演有肖央、春夏、陈明昊这些演技派。说实话,这片子排片率有8.2%,但首日票房占比才2.4%,预售总票房连10万都不到,这数据看着就让人捏把汗。
20250328030003212038
这片子监制是饶晓志,就是拍《无名之辈》那位,特别擅长讲小人物的故事。演员阵容也挺靠谱,肖央这几年从《误杀》到《人潮汹涌》,演技是肉眼可见地进步;春夏虽然作品不多,但每次出现都挺惊艳;陈明昊在话剧圈是公认的实力派,蒋奇明在《漫长的季节》里演那个哑巴弟弟让人印象深刻,王迅就更不用说了,黄金配角。
电影讲的是精神病院里的故事,类型是黑色喜剧。看过的观众说,这片子有点像《飞跃疯人院》和《楚门的世界》的结合体,既有荒诞的喜剧元素,又在探讨社会偏见和人性这些深刻话题。具体情节还没大规模剧透,但从预告片能看出来,肖央演的角色好像是个装疯卖傻混进精神病院的,春夏演的应该是病院里一个特立独行的患者,俩人之间会发生些既好笑又心酸的故事。
20250328030003446192
票房这么惨淡,主要原因还是题材太小众。现在观众进电影院,要么图个爽看商业大片,要么冲着合家欢的喜剧去,这种以精神病院为背景、探讨社会问题的黑色喜剧,确实不太容易吸引主流观众。而且这片子的风格,既不是纯粹的喜剧让人开怀大笑,也不是那种催泪的剧情片能让人哭得稀里哗啦,处在中间地带反而有点尴尬。
凤凰院线那边预测这片子最终票房大概2500万左右,说实话这个数字对这样阵容的电影来说确实不太理想。但话说回来,票房不能完全代表电影质量。像之前《无名之辈》刚上映时票房也不咋地,后来靠口碑逆袭了。现在的问题是,现实题材的片子在这个市场环境下确实很难突围,大家压力都大,进电影院更想放松,谁愿意花钱去看可能让自己更抑郁的内容呢?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电影确实需要这种尝试。总不能永远都是主旋律大片或者低俗喜剧霸占市场吧?像《阳光照耀青春里》这种片子,虽然可能不会成为爆款,但至少是在探索不同类型的故事。精神病院这个设定本身就很有戏剧冲突,正常人被当成疯子,疯子反而看得最透彻,这种反差很容易出戏。
演员们的表演应该是这片子最大的看点。肖央这几年选剧本眼光不错,能让他接的角色肯定有发挥空间。春夏那种自带疏离感的气质,演精神病患者简直不要太合适。陈明昊的话剧功底演这种带点荒诞色彩的角色,肯定是信手拈来。蒋奇明上次演哑巴都能靠眼神和肢体语言抢戏,这次不知道又会有什么惊喜。
排片方面,8.2%的占比其实不算低,但上座率不行就没办法了。现在电影院线也很现实,哪部片子赚钱就给哪部多排片。这种小众文艺片要想生存,要么靠奖项加持,要么靠口碑发酵。可惜现在清明档竞争激烈,同期的商业片吸走了大部分观众注意力。
说到底,《阳光照耀青春里》值不值得看,还得看你是什么类型的观众。如果你喜欢思考人性、对社会议题感兴趣,或者单纯想看看这群演技派怎么飙戏,那这片子应该不会让你失望。但如果你就图个乐呵,或者想带家里人一起看个热闹的电影,那可能就得三思了。毕竟花几十块钱电影票,谁都不想找不痛快对吧?
个人觉得,中国电影市场确实需要更多元化的作品,不能因为题材小众就完全不给机会。像《阳光照耀青春里》这样的尝试,哪怕商业上不成功,至少为以后的创作者积累了经验。说不定哪天,我们也能拍出像《飞越疯人院》那样既叫好又叫座的经典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库克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k.yingshijun.com/404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