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4月26日上映:退役军人的热血追梦之旅

《荣耀》4月26日上映:退役军人的热血追梦之旅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香菇棚里的军魂:当《荣耀》把镜头对准那些脱下军装的人
“班长,你说咱们退伍了还能干啥?”预告片里,李健饰演的杜超蹲在香菇棚里,手指捻着菌棒上的木屑,抬头问老班长的那个眼神,让我瞬间破防。这哪是在种香菇啊,分明是在土坷垃里重新找魂儿呢。
20250331100002739093
常晓阳导演这次真够狠的,直接把摄像机架进了退伍军人的真实生活。杜超成立兵创基地那会儿,连菌棒发霉都要亲自拿牙咬开看——这细节绝了!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在部队养成的习惯,转业后全成了”职业病”。我认识个退伍侦察兵,现在开滴滴还习惯性记车牌,看见可疑车辆就忍不住跟车,被乘客投诉好几回。电影里杜超半夜突发集合哨的桥段,把老婆吓得从床上滚下来,笑着笑着就哭了。
黄晓娟演的李大伟遗孀在菜市场被追债那场戏,塑料袋破了土豆滚一地,她跪在地上捡,镜头扫过她虎口的老茧——那是常年帮丈夫擦军功章磨出来的。冯国强演的转业干部更绝,把军装熨好挂衣柜最外面,每天开柜门先敬个礼。这些细节堆起来,比什么口号都戳心窝子。
最绝的是李洛这条线。董李无忧把叛逆期军娃演活了,网吧通宵被杜超逮住时,那句”我爸的抚恤金够我混到十八岁”像刀子似的。但你看他书包带子上别着的褪色五角星,那是他爸牺牲前最后一次探亲别上去的。后来他在香菇大棚里发现父亲的工作日记,上面记着”小洛过敏体质,种菇不能用石灰消毒”,这孩子突然蹲在地上嚎啕大哭,银幕前的观众哪个不是鼻涕眼泪糊一脸?
预告片里有组镜头特震撼:暴雨冲垮香菇棚,杜超带着老兵们拿身体当支架,迷彩胶鞋陷在泥里拔不出来,就跟当年抗洪抢险一个姿势。常晓阳导演说这是真事改编,河南确山真有这么群退伍兵,硬是把荒山种成了”中国花菇之乡”。他们管菌棒叫”弹药箱”,称灭菌锅为”炊事班”,这种骨子里的军人气质,比什么特效都带劲。
刘洁涵演的妇联主任有句台词特别妙:”你们这些兵疙瘩,在部队是块钢,转业了成铁疙瘩,但别忘了钢能造航母,铁能打菜刀,都是硬家伙!”这话糙理不糙。电影里杜超他们为维护”退伍兵”三个字的信誉,宁肯赔光家底也不以次充好,跟奸商干架时说的”战场上没丢过的阵地,商场上更不能丢”,这哪是商战啊,分明是另一场卫国战争。
那志东演的老团长拄拐棍来基地视察,看见晾晒场上香菇排列得像受阅方阵,突然扔掉拐棍站了个笔直的军姿。这个不到三秒的镜头,把多少退伍军人的魂儿都勾出来了。我二叔看了预告片就说:”这不就是咱们炊事班老王吗?退伍后开早餐店,炸油条都按队列摆放。”
常晓阳导演这次玩真的,连群众演员都找的真退伍兵。有个镜头是老兵们凑钱帮烈士家属还债,掏出来的钞票有新版有旧版,还有沾着机油味的零钱——据说这是某次拍摄时老兵们真把自己的积蓄掏出来了,导演红着眼眶没喊停。这种真实感,可比那些假大空的主旋律高级多了。
4月26日这片子上映,正好赶上退伍季。听说郑州有家影院要组织专场,留前五排给穿旧军装的老兵。想想那个画面:银幕上杜超带着大伙儿唱军歌种香菇,台下白发苍苍的老兵们不自觉跟着哼,军功章在黑暗里一闪一闪。这哪是看电影啊,分明是给所有穿过军装的人办的一场成人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库克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k.yingshijun.com/454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