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公主》票房过亿,高跌幅下回本不易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迪士尼这回把家底儿都掏出来拍的真人版《白雪公主》,上映半个月全球票房刚爬过1亿美元门槛儿,这成绩跟它2.5亿的制作成本摆一块儿,看着可真让人捏把汗。要知道这片子在中国内地才卖了882万人民币,连好莱坞大片平时的零头都够不上。
先说这票房走势,简直跟坐过山车似的。首周末北美还能看6680万美元,结果第二个周末直接腿软,暴跌66.4%。海外市场也没好到哪儿去,7630万美元的总票房里,第二周就腰斩了一半。照这个架势,想回本儿怕是难了。
演员阵容倒是挺下血本。21岁的瑞秋·泽格勒顶着”拉丁裔白雪公主”的争议硬是扛起了大梁,《神奇女侠》盖尔·加朵演的后妈光看剧照就够瘆人的。不过最逗的是男主角安德鲁·伯纳普,这哥们儿在片场估计没少尴尬——毕竟原著里压根儿就没王子这号人物,迪士尼硬给加了个”猎人变官配”的设定。
导演马克·韦布(就是拍《和莎莫的500天》那位)这回可算栽跟头了。你说他把七个小矮人改成”七个小矿工”也就算了,关键这群角色到底是真人演还是CG合成,到现在都没个准信儿。有场森林戏里那些小矮人动作僵硬得跟游戏过场动画似的,难怪”小恶魔”彼得·丁拉基要开喷,说这片子”政治正确选角配了个过时剧本”。
说到改编这事儿,迪士尼真是把1937年的动画版拆了重装。白雪公主不再是个等着王子救的傻白甜,改成了会抡斧头砍柴的”女战士”。可你猜怎么着?新版里她唱《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的时候,歌词居然改成了”我要自己当女王”,这操作把老粉们气得直跺脚。
音乐部分倒是没掉链子。《爱乐之城》的作曲组合Pasek&Paul新写的几首歌确实抓耳,瑞秋·泽格勒的嗓子也够亮。但问题是你把《Heigh-Ho》这么经典的挖矿神曲改成了摇滚版,配着CG小矮人机械般的动作,怎么看怎么像游乐场的巡游表演。
影评人那边吵得可比电影本身精彩。《好莱坞报道者》夸加朵演的后妈”每根睫毛都写着恶毒”,《综艺》却吐槽”这公主比后妈还凶”。最损的是《卫报》的评论:”当白雪公主举着斧头说要独立时,我满脑子都是她该先砍了编剧。”
要说这片子最魔幻的地方,是它明明花了两亿多美金,某些场景却透着股廉价感。比如那个会说话的魔法镜子,动画里多神秘啊,真人版里活像智能音箱成精了。还有森林里的小动物,动画版多灵动,现在这群CG兔子松鼠跟得了多动症似的。
不过公平地说,有些改动还挺有意思。比如把”毒苹果”改成了会吸人生命力的黑魔法,七个小矿工各有各的绝活(虽然长得都像《指环王》里的矮人亲戚)。可惜这些亮点都被拖沓的剧情淹没了——你说你一个童话故事拍够两小时,中间那段公主和矿工们唠家常的戏,看得我直想快进。
现在最搞笑的是迪士尼的公关说辞。面对选角争议,他们一边说”咨询了侏儒症群体”,一边又不敢公布小矮人的具体制作方式。要我说啊,与其花大钱搞这些半吊子创新,不如老老实实把动画里的魔法味儿拍出来。你看最后公主和加朵对决那场戏,特效倒是华丽,可怎么看都像两个超级英雄在打架,哪还有童话的感觉?
说到底,这片子就像个精心包装的糖果盒,打开一看,糖纸比糖果还多。你要问值不值得看?这么说吧,要是冲着盖尔·加朵的美貌去的,那绝对值回票价;要是想找童年回忆的,建议还是把动画版翻出来重温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