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洒《吸血鬼日记》作者逝世,享年66岁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那个创造了《吸血鬼日记》宇宙的女人走了,但她的故事永远鲜活
三月的加州,阳光依旧明媚,但文学界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伤。3月8日那天,L.J. Smith——这个让无数青少年为吸血鬼爱情故事疯狂的名字,永远定格在了66岁。她是在加州的一家医院离开的,身边有她相伴多年的伴侣朱莉・迪沃拉。这些年,她一直在和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较劲,最终还是没能赢过时间。
你可能没听过L.J. Smith这个名字,但说到《吸血鬼日记》,估计没人不知道。没错,就是那个让斯特凡和达蒙两兄弟为了埃琳娜争风吃醋的故事原型,就是出自这位女士之手。1991年,当她在打字机上敲下第一个字母时,大概没想到这个故事会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想想看,九十年代初的青少年文学是什么样子?那时候可没有《暮光之城》,更没有《哈利波特》。L.J. Smith硬是凭一己之力,把吸血鬼从恐怖片里拽出来,给他们穿上了牛仔裤和皮夹克,让他们在高中走廊里谈恋爱。斯特凡那种忧郁克制的气质,达蒙那种危险又迷人的调调,还有夹在兄弟俩之间的埃琳娜——这些角色塑造得如此鲜活,以至于后来改编成电视剧时,制作人基本上没怎么大改人物设定。
说到电视剧,那部拍了八季的《吸血鬼日记》确实让这个故事火出了圈。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原著小说和剧版差别还挺大的。原著里的埃琳娜可不是什么善良小白兔,她是个相当有主见甚至有点傲慢的校花;而斯特凡的黑暗面也比剧版展现得更早更彻底。L.J. Smith笔下的神秘瀑布镇,弥漫着更浓郁的哥特气息,那些关于古老诅咒、兄弟恩怨的描写,读起来就像在看一部文字版的复古恐怖片。
最让人唏嘘的是,L.J. Smith后来和出版社闹得很不愉快。2009年剧版大火后,出版社找来ghost writer继续用她的名字写续集,但故事走向完全偏离了她的初衷。这位倔强的作家曾经在博客上直言不讳地表达不满,甚至自己写了非官方的续篇发在网上给粉丝看。这种对创作自主权的坚持,倒是很符合她笔下那些桀骜不驯的角色们。
现在回头看她创造的那个世界,你会发现很多现在大热的YA(青少年)小说套路,早就在《吸血鬼日记》里玩过了。三角恋?有。超自然元素?有。小镇秘密?有。甚至那种”看似完美的男友其实藏着危险秘密”的设定,现在不还是各种青春剧的标配吗?
L.J. Smith走了,但她留给我们的不只是几本小说。她改变了超自然题材的讲法,让吸血鬼走下神坛,成为可以坐在教室后排的转学生。她证明了青少年文学也可以有复杂的道德困境和成人世界的阴影。最重要的是,她让一代读者明白,爱情故事不一定要非黑即白——有时候最吸引人的,恰恰是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人物。
下次当你看到某个吸血鬼题材的新剧时,不妨想想这位在打字机前创造了一个流派的女士。虽然她没能看到自己笔下世界最终演变成怎样的文化现象,但那些午夜图书馆里泛着微光的书页,那些被翻得卷边的平装本,还有无数个为斯特凡和达蒙争吵不休的深夜,都在证明着:好故事永远不会真正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