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下《虚拟现实电影》市场新机遇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VR技术遇上中国电影:一场颠覆感官的冒险正在开场
“戴上头显,你就能站在秦陵地宫里,亲眼见证千年前的秘密。”这不是科幻小说的桥段——2023年3月21日国家电影局那纸《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正把这种沉浸式体验变成现实。在西安刚开业的XR多厅未来影院里,观众已经能通过眼动追踪和手势识别,与《隐秘的秦陵》中的文物”对话”,这种打破银幕界限的交互,让”看电影”这个动词有了全新定义。
想想看,当《唐宫夜宴》里舞女的衣袖拂过你脸颊时,头显里的空间定位系统能让你下意识后仰躲避。这种生理反应骗不了人——目前成熟的实时图像渲染技术配合5G传输,延迟已经控制在20毫秒以内,比人类眨眼速度快三倍。制片人李伟透露,他们测试时有个趣事:当VR镜头突然推进到兵马俑面前,90%的测试者都会不自觉地屏住呼吸,”就像真的站在考古现场,连陶俑的裂缝都看得清”。
政策东风来得正是时候。电影局正在制定的技术规范里,藏着不少行业彩蛋。比如即将出台的”头戴式显示设备标准”要求水平视角不小于110度——这意味未来VR电影里,你不用转头就能用余光瞥见侧方袭来的外星飞船。而正在征求意见的渲染播放软件规范,则明确要求支持8K@90fps格式,要知道现在普通影院放映机普遍还在用4K@24fps。
题材创新的闸门也被打开了。登山题材VR电影可以让你体验珠峰”希拉里台阶”的致命冰裂缝;科幻迷则能漂浮在太空站舷窗边,看着地球弧线从头顶缓缓划过。中影集团技术实验室最近做了个大胆尝试:在潜水主题VR片中加入了体感座椅,当鲸鱼从下方游过时,座位会同步传来低频震动,”就像真的被声呐波及到”。这种多感官协同的魔法,让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赵宁直呼”传统蒙太奇理论要重写了”。
市场反应比预期更火热。《隐秘的秦陵》公映首周,西安那家XR影院的上座率冲到87%,不少观众专程打飞的来体验。影院经理王磊发现个有趣现象:平均每位观众会情不自禁伸手触摸虚拟文物5.3次,”有次系统显示有位观众对着青铜鼎比划了二十分钟,后来才知道是位考古系学生在上实践课”。这种自发的内容再生产,正是VR电影独有的魅力。
技术团队现在最头疼的倒是甜蜜的烦恼。为还原《唐宫夜宴》里丝绸的物理特性,工程师们不得不给每帧画面增加700万多边形运算——相当于传统动画电影150帧的工作量。”当观众能凑近到10厘米观察衣料纹理时,我们就没法用贴图糊弄了。”视效总监张野笑着吐槽。但这种”较真”正在结出果实:他们研发的实时布料模拟算法,现在连好莱坞团队都来询价。
在青岛影视基地,十几个VR摄影棚正在加班加点。最新落成的3号棚里,64台8K摄像机组成的光场阵列,能瞬间捕捉演员的立体影像。”拍动作戏时,武指要设计360度的招式了。”正在拍摄VR武侠片的导演徐克发现,传统分镜表完全不够用,”观众可能从任何角度围观打斗,我们得确保每个视角都有戏”。
这个新兴领域甚至改变了观影礼仪。在VR放映厅里,此起彼伏的惊呼成了标配音效——当《深海探秘》的巨口鲨迎面扑来时,再矜持的观众也会惊叫躲闪。心理学教授刘芳的调研显示,VR电影产生的皮质醇水平比传统3D电影高出42%,”这不是简单的惊吓,而是身体确信危险存在的本能反应”。
站在行业转折点上,那些曾经的天方夜谭正在变成技术参数表里的具体数字。电影局科技处的周处长透露,下一步要攻关的是气味模拟系统,”想象下,当VR镜头切换到唐代酒宴时,你确实能闻到米酒的甜香”。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评价VR电影时会说:”连贵妃汗巾上的熏香都闻得到,这票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