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演员高英逝世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那天晚上刷手机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条消息——高英老师走了。2025年3月22日,南京,69岁。我盯着屏幕愣了好一会儿,脑子里全是她在《人民的名义》里演吴心仪的样子,那个总系着丝巾、说话慢条斯理的老太太,谁能想到戏外她曾是江苏省话剧院的当家人呢?
说起来,高英老师算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冒头的演员。1979年她拍《她俩与他俩》那会儿,电影院里还贴着”禁止吸烟”的旧标语呢。这片子现在年轻人可能没看过,但当年可火了——双胞胎姐妹爱上双胞胎兄弟的设定,搁现在看都算新鲜。高英演姐姐方方,烫着那个年代最时髦的波浪卷,穿着的确良衬衫在纺织厂里跑来跑去,把车间主任气得直跺脚的戏,现在看还是活灵活现。
后来看《燕归来》才见识到她的爆发力。她演被冤枉的医生路燕,有一场在雨里追着卡车跑的戏,白大褂全糊在泥水里,头发粘在脸上,喊”我不是反革命”的时候声音都是劈的。当时电影院里有老太太掏手绢抹眼泪,散场了还在念叨:”这姑娘演得跟真事儿似的。”
真正让年轻观众记住她的,还是《人民的名义》里的吴心仪。记得有场戏特别绝:侯亮平来家里吃饭,她一边盛汤一边说”小侯啊,阿姨跟你说”,镜头扫过她微微发抖的指尖——就这一个动作,把官太太表面客气心里打鼓的状态全演活了。后来陆亦可被调查,她在检察院门口攥着女儿的手说”妈给你带了秋裤”,弹幕全在刷”破防了”。
有次在南京先锋书店偶遇过高英老师。她穿着墨绿色旗袍在角落翻剧本,有人认出她来要签名,她特意把老花镜推上去说:”等我找个亮堂地方,这字不能写歪了。”后来才知道,那时候她刚卸任话剧院院长,却还在帮年轻演员排《雷雨》,说”周朴园的烟灰缸该怎么放都是有讲究的”。
去年电影节重映《燕归来》,银幕上路燕平反后走进阳光里的那个长镜头,光打在高英老师年轻的脸上,睫毛都在发光。散场时听见后排两个大学生嘀咕:”这演员好像在哪见过?”我想说又没说——就是你们刷剧时总发弹幕说”陆亦可妈妈气质绝了”的那位啊。
现在想想,她演戏最厉害的就是这些细枝末节:《她俩与他俩》里偷瞄心上人时绞在一起的食指拇指,《人民的名义》里擦眼镜前总要哈口气的小习惯。这些动作剧本上都不会写,全是她自个儿琢磨出来的。听说她给剧院演员上课时总说:”台上走三步,心里得装满三十年的光阴。”
这两天把《燕归来》又翻出来看,发现路燕在劳改农场洗衣服时,会先把搓衣板上的木刺磨平。这个镜头就一秒,可能当年导演都没注意。现在懂了,这就是高英老师说的”三十年的光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