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诚监制《恶意》7月5日上映:网络恶意与真相探究

陈思诚监制《恶意》7月5日上映:网络恶意与真相探究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张小斐新片《恶意》直面网络暴力:当键盘侠的恶意淹没真相
7月5日就要上映的《恶意》,光看预告片就让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陈思诚监制、来牧宽和姚文逸联合执导的这部悬疑片,这次不玩什么密室杀人或者时空穿越,直接把镜头对准了咱们每天都在经历的互联网世界。
20250424014505279126
张小斐这次不演喜剧了,她饰演的叶攀是个较真的媒体人。故事从一桩双人坠楼案开始,本来是个普通的刑事案件调查,结果在网络上越传越邪乎。预告片里有个镜头特别扎心——叶攀举着手机,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评论像潮水一样涌过来,那些”活该””死得好””一看就不是好东西”的字眼直接往人脸上扑。这哪是在看手机啊,简直就是在直面一场语言暴力的海啸。
电影海报设计得也够狠的。两个坠楼当事人躺在血泊里,身上压满了用血红色写的网络评论,那些我们熟悉的网络暴力用语”装什么白莲花””带节奏的””收钱了吧”像刀子一样插在受害者身上。最绝的是仔细看还能发现,这些血字里混着点赞的手指和转发的箭头,直接把网络暴力的传播链条给具象化了。
叶攀这个角色挺有意思。她不是那种开挂的主角,预告片里能看到她被网暴搞得焦头烂额的样子。有场戏是她对着电脑屏幕发呆,背景音是此起彼伏的消息提示音,那些恶意评论像子弹一样一发接一发打过来。最可怕的是,随着调查深入,她发现自己也成了网络暴力的靶子,前一秒还是”正义记者”,下一秒就被骂成”吃人血馒头”。
电影把现在网上那套玩法扒得干干净净。有个片段是案件刚发生,叶攀还没到现场呢,热搜上已经出现了#坠楼女活该#这种话题。后面还能看到水军刷评论、营销号带节奏、吃瓜群众跟风骂的完整产业链。最讽刺的是有个镜头,同一个账号上午还在骂”受害者有罪论”,下午就跟着刷”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精分得让人哭笑不得。
陈思诚这次玩悬疑不搞那些虚的。电影里设计的每个反转都特别扎心,比如预告片里闪过一个画面:开始全网同情的”完美受害者”,突然被扒出所谓黑历史,舆论立马180度大转弯。这种剧情咱们在现实中见得还少吗?上周谁家爱豆塌房,上个月哪个网红翻车,不都是这个套路。
张小斐的表演挺让人惊喜。她有几场戏特别抓人:一场是在天台握着栏杆发抖,背景是铺天盖地的网络恶评;另一场是她在采访受害者家属时,对方突然反问”你们媒体不就是想看我们哭吗?”那种职业信念被击碎的表情演得太真实了。能看出来这片子没把她当花瓶用,是真的在挖一个媒体人的困境。
电影里有些细节特别真实。比如出现好几次的手机屏幕特写,那些弹幕、评论、私信的用词,跟咱们平时在网上看到的简直一模一样。还有个细思极恐的设计——每当命案有新进展,社交媒体上的话题就会突然转向,就像有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舆论,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热搜压热搜”吗?
从制作来看,《恶意》的野心不小。不是简单拍个破案故事,而是把悬疑类型和社会议题拧成了一股绳。预告片最后有个镜头意味深长:叶攀站在满是电子屏的广场上,周围所有人都在低头刷手机,大屏幕上滚动着对坠楼案的恶意揣测。这个画面直接把”每个人都是施暴者”的潜台词拍观众脸上了。
现在定档暑期挺有意思的。往年这时候都是青春片、动画片的天下,突然来个这么尖锐的现实题材,摆明了是要搞事情。想想也是,现在谁还没被网络暴力恶心过?要么是亲身经历过,要么是围观过反转又反转的吃瓜事件。《恶意》这把火,烧的就是咱们每天都在经历的魔幻现实。
这片子最狠的地方在于,它不光展示网络暴力多可怕,还把施暴者的心理给剖开了。预告片里有段群戏,一群人在屏幕后面敲键盘骂得欢,镜头一转这些人现实中要么是乖学生,要么是温柔妈妈。这种割裂感看得人后背发凉——原来我们随手打的字,可能正在把某个活生生的人推向深渊。
7月5日上映正好赶上暑假,估计能引发不少讨论。现在网上已经有人开始吵了,有人说”又想来教育网民”,也有人觉得”早该有人拍这个了”。有意思的是,这些争议本身不就是电影要讨论的现象吗?还没上映就先上演了一出活生生的”网络恶意”示范,这片子怕是比主创们想象的还要应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库克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k.yingshijun.com/525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