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士》研讨:王宝强谈崔业角色的割裂之痛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围棋老师卷入罪案:王宝强这次演了个让人睡不着觉的角色
“啪嗒”一声,黑子落在棋盘上。崔业抬起头,对面坐着的不是围棋学员,而是拿着逮捕证的警察。这个在棋院教了十年围棋的普通老师,怎么就成了警方通缉的要犯?最近热播的网络剧《棋士》一开场就把观众拽进了这个让人喘不过气的漩涡。
王宝强这次完全颠覆了以往的形象。他演的崔业总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藏青色衬衫,袖口磨出了毛边,手指关节因为常年捏棋子显得特别粗大。最绝的是他那双眼睛——教棋时温和得像午后的阳光,可当他在小巷里被人堵住时,眼神瞬间冷得像冰。有场戏是他一边下指导棋一边接勒索电话,左手落子的节奏和右手按键的频率完全同步,看得人后背发凉。
陈明昊演的警察崔伟也是个妙人。这个总爱在警局泡功夫茶的队长,破案时会把嫌疑人的行动路线画成棋谱。有次他盯着墙上的案件照片突然笑了,跟同事说:”这布局像不像三连星?黑棋看起来占尽先机,其实白棋早埋了杀招。”后来观众才明白,他说的既是案子,也是在暗示自己和崔业这对兄弟的关系。
剧组在细节上较真得可怕。造型师特意找来了90年代的的确良衬衫,下水洗了二十多次才给王宝强穿。有场雨戏里崔业的布鞋被浸湿后,鞋底居然真的泛出了年代久远的黄渍。声音设计更绝,棋院场景里的背景音是专门去北京老棋院录的——包括棋子碰撞声、老人咳嗽声、甚至暖气管道的嗡嗡声。有场审讯戏,背景里若隐若现的围棋计时器”滴答”声,愣是把简单的对话变成了心理博弈。
导演特别喜欢用围棋术语来搞事情。比如崔业教小孩时说”金角银边草肚皮”,下一秒镜头就切到他在城中村草草埋葬证据;警察讨论案情时说”不能光盯着气,要看眼”,实际是在暗示案件关键不在表面证据。最绝的是大结局那场戏,崔业在棋盘上摆出”倒脱靴”的棋形,跟他最后的选择形成残酷对照——这哪是在下棋,分明是把人生走成了死局。
现在想想,剧中那些围棋术语都成了命运隐喻。崔伟常说”棋从断处生”,可现实里有些断就再也接不上了;崔业教学生”不得贪胜”,自己却陷在欲望的泥潭里。有场戏看得人特别难受——兄弟俩在儿时经常下棋的天台对峙,崔伟说:”当年我让你九子都赢不了,现在让你三子你敢下吗?”结果风吹散了棋盘,就像他们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这片子最狠的是把犯罪拍得像在下棋。别的刑侦剧都在比谁的血浆用得多,《棋士》偏偏让反派用围棋术语布置犯罪——什么”声东击西”、”弃子争先”,警察破案得先懂围棋。有桩案子凶手真在尸体旁摆了局残棋,弹幕都在猜是不是”大雪崩定式”,结果法医来了句:”他摆的是珍珑棋局,这人在等解棋的人来收尸呢!”
看完大结局那天晚上,我盯着家里的围棋盘发了半天呆。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崔业总说”棋盘上黑白分明,人生却是灰的”。这片子像面镜子,照见每个人心里那块灰色地带——我们可能不会犯罪,但谁没在利益和良知之间犹豫过?就像剧中那个总来棋院看报的老头说的:”下棋的人最怕什么?不是输棋,是发现自己在用赢棋的办法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