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揭晓时刻!新规:未观影不得投票“提名影片”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2026年奥斯卡要搞大动作了!这届颁奖礼绝对和往年不一样,光是那条”不看完全部提名影片就别想投票”的新规就够劲爆的。咱们先说说具体日期——第98届奥斯卡定在2026年3月15日,主持人还是那个满嘴跑火车的柯南·奥布莱恩,这家伙上次主持就把颁奖礼变成脱口秀现场,这次不知道又要整什么活。
最狠的是学院这次动真格的了。他们专门在Screening Room平台上装了监控系统,就跟老师检查寒假作业似的,非得看到每个评委把提名电影都刷完才给投票资格。要是有人在电影院或者自家沙发上看的片子,还得填张表格写清楚”哪天几点在哪儿看的”,比上班打卡还严格。听说这个法子原本只用在国际电影和动画片评选上,现在所有奖项都得这么搞,明显就是要治治那些闭着眼睛投票的老油条。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那些年奥斯卡的”人情票”。有些评委压根没看全电影,光看导演名字或者制片公司就乱投票,这次新规摆明了要收拾这种乱象。学院主席前两天接受《好莱坞报道》采访时说得挺直接:”我们要确保每张选票都是认真思考后的决定,不是社交场合的随手签名。”这话听着客气,实际就是在警告那些习惯性投”关系票”的大佬们。
今年最受关注的还是新增的”最佳选角奖”,这可是奥斯卡折腾了十几年终于落地的奖项。规则定得特别细:先海选10部入围作品,选角导演协会那帮人得组团看片,看完还得开研讨会。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几十个业内顶尖选角导演挤在放映厅里边嗑瓜子边争论”为什么选这个演员”,估计比电影本身还有看头。不过到现在还没定下来这个奖要在哪个环节颁,有人说可能放在技术类奖项环节,也有人建议单独搞个红毯环节,毕竟这是三十多年来奥斯卡第一次加新奖项。
歌曲类作品的deadline定在2025年10月15日,比往年提前了小半个月。据说是因为去年有作曲家踩着截止日期交稿,混音师连夜赶工差点猝死。提名名单要等到2026年1月22日才公布,这中间四个月够那些公关团队忙活的——现在可不止要办看片会拉票,还得确保评委们真把片子看完了,估计以后奥斯卡季的晚宴上,制片人们打招呼都得改成”您家评委看到第几部了?”
有个在学院工作了二十年的老员工偷偷跟我说,新规刚出来时评委群里炸锅了。那些每年要审几百部电影的老江湖倒无所谓,可苦了那些兼职评委——有位华尔街投行大佬每年就抽两周看片,这下得重新规划圣诞假期了。不过最惨的还是外语片评委,原来只要看三十多部,现在所有类别加起来得看小两百小时,难怪最近洛杉矶的眼科诊所突然多了好多戴着金丝眼镜的预约客户。
说到这个我想起个趣事。上个月试运行新系统时,有评委试图用两倍速刷电影蒙混过关,结果平台直接弹出警告:”您确定《奥本海默》90分钟就能看完?”这事儿在业内传开后,现在评委圈里都管这个系统叫”奥斯卡班主任”。不过也有好处,听说现在各大制片厂送审的片子都不敢注水了,毕竟三个小时的烂片现在真能要了评委的老命。
新增的选角奖倒是引发连锁反应。最近洛杉矶突然冒出好多”选角导演大师课”,收费贵得吓人但场场爆满。我认识的一个选角助理说,现在剧组开会选角导演腰杆都挺直了——以前总被说是”星探升级版”,现在名片上可以印”奥斯卡潜在得主”了。不过也有反对声音,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导演吐槽:”难道以后选演员要先考虑能不能帮选角导演冲奥?”
这届奥斯卡还有个隐藏变化:歌曲报名要提前交完整MV。去年《芭比》那首”我只是肯”就吃了亏,因为提交时还没拍完舞蹈镜头。今年华纳兄弟学乖了,据说已经给《疯狂的麦克斯》续集歌曲拍了五个版本的MV备用。你看那些报名歌曲的歌手现在比演员还拼,毕竟奥斯卡表演环节的收视率永远是峰值,谁不想在柯南插科打诨时来段全球独唱呢?
说实话,我挺期待看新规实施后的效果。毕竟前年有个纪录片评委承认自己投错了票——他把《灵魂乐之夏》和《夏日友晴天》搞混了,因为”片名都有夏天”。现在要是再发生这种事,学院可以直接调观看记录打脸。不过也有人担心这样会把奥斯卡变得更像考试而不是庆典,万一以后红毯采访变成”请问您给《教父》续集打几分”,那画面可就太魔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