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奖”入围影片进校园:光影启幕高校放映

“天坛奖”入围影片进校园:光影启幕高校放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北京国际电影节把世界装进校园:这周你准备看哪部?
听说没?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这次玩大了!直接把”天坛奖”入围影片打包送进五所高校,从北大百年讲堂到深圳大学放映厅,银幕上要上演十几个国家的故事。我翻了下排片表,好家伙,希腊神话混搭墨西哥传奇,阿尔卑斯牧羊人撞上东京剧场青年,这波文化混搭比食堂的奇葩菜品还带劲。
20250418110643909836
**北大百年讲堂要变文艺沙龙**。4月18号开场就是希腊电影《白天是阿波罗,晚上是雅典娜》,光听名字就够分裂的——太阳神和智慧女神轮流值班,这不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精分日常吗?后面跟着的《夏日之书》更绝,据说把青春期荷尔蒙拍得像地中海阳光一样灼人。最期待墨西哥的《弗里达的审判》,那个画着连心眉的女画家这次在银幕上跟死神打官司,导演居然用动画+真人来呈现,魔幻得就像她那些自画像。
**交大的同学准备接住现实暴击**。19号放的《纳维》是部印度纪录片,镜头跟着贫民窟女孩追梦,听说拍得特别生猛,把选美比赛的亮片裙和街角的污水坑剪在一起。日本电影《音讯》倒是温柔得多,讲失语症患者用老式收音机交流,导演把按键杂音都调成了背景乐。这两部连看估计得备好纸巾,前一部气得想砸椅子,后一部暖得想抱抱陌生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抢到部”硬货”**。18号下午沙河校区独家放映《贝林格:宏图大志》,这片子拍意大利传奇建筑师,老爷子八十多岁还在工地上蹿下跳。导演偷拍到个神镜头:他蹲在未完工的拱顶下吃三明治,面包渣掉在图纸上,随手就画成装饰花纹。这种偏执狂故事特别适合工科生看,比专业课还提神。
**阳光学院要放”扎心双连击”**。23号的《最美小镇》看着像田园诗,其实是部法国”拆迁纪录片”,拍老人们怎么用园艺抵抗推土机。第二天《在我父母家》更狠,德国导演把自己家吵架现场当电影拍,爹妈互怼时镜头都在抖。建议观影时别坐前排,不然飞溅的唾沫星子比3D特效还真实。
**深大同学赚到了自然与艺术套餐**。19号《牧羊人》是瑞士山地电影,镜头跟着羊群在悬崖边走钢索,配乐全是风声和铃铛声。接档的日本片更绝,《从电影起航的BAUS剧场》记录剧团青年改装废弃大巴,车厢里演《罗密欧与朱丽叶》能撞到天花板。看预告片里有个长镜头:朱丽叶的独白说到一半,窗外突然飘进樱花,演员愣了两秒接着演——这种意外之美只有现场能碰到。
这些片子有个共同点:全带着生活本身的毛边儿。希腊导演会把咖啡渍拍进神话场景,墨西哥动画里弗里达的石膏支架会咯吱响,连瑞士牧羊人的袍子都看得见补丁。电影节官方说这是”给年轻人的世界明信片”,要我说更像给校园开了十几扇任意门——课间溜达去百年讲堂就能撞见爱琴海的落日,晚自习前在交大看印度女孩逆天改命,比刷短视频带劲多了。
现在各校排片表都挂官网了,建议早点去占座。听说北大放《弗里达的审判》那天,美术系的同学要组团cosplay连心眉,这可比明星红毯有意思多了。对了,深大那场《牧羊人》结束得晚,回宿舍路上没准能看见真的星星——电影里的阿尔卑斯星空和深圳的夜空,哪个更亮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库克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k.yingshijun.com/537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