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兴四月电影人物:角色即新生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张艺兴这几年在电影里的表现,真让人忍不住想聊一聊。从最早在《功夫瑜伽》里那个耍宝的朱小光,到后来《一出好戏》里让人后背发凉的小兴,再到最近《孤注一掷》里被虐得惨兮兮的潘生,这小子演戏的路子越来越野了。
记得第一次在《功夫瑜伽》里看到他,还以为就是个来凑热闹的偶像。朱小光那个角色整天插科打诨,跟在成龙屁股后面跑,虽然没啥深度吧,但至少不让人出戏。那时候就觉得,诶,这个偶像派居然没在银幕上尬演,有点意思。
真正让人惊掉下巴的是《一出好戏》。谁能想到那个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唱跳歌手,能把小兴这个角色演得这么瘆人?电影后半段,他看着众人为了生存互相撕咬时那个似笑非笑的表情,还有最后黑化时眼神里的疯狂,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黄渤后来在采访里说,张艺兴为了这个角色,经常一个人蹲在角落找状态,有时候连工作人员叫他都没反应。
《长沙夜生活》里的何岸又是另一副面孔。这个在夜市里打拼的小人物,身上带着烟火气,又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有个镜头特别戳人——他蹲在巷子口吃盒饭,突然接到家里电话,一边扒饭一边强装轻松地说”我在这边好得很”。那种强撑的劲儿,让多少在外打拼的人看到了自己。
要说最虐心的,还得是《孤注一掷》里的潘生。这个程序员被骗到诈骗窝点后,从最初的抗拒到被迫同流合污,再到最后的绝地反击,张艺兴把每个阶段的挣扎都演得特别真实。特别是那段被按在水里的戏,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窒息。听说他为了这个角色,特意去学了编程,还找真正的受害者聊过天。
最近在《不说话的爱》里,他又整了个新活儿——演个聋哑人父亲。全片基本靠手语和眼神演戏,难度直接拉满。有个花絮里,他为了练手语把手腕都练肿了,还跑去聋哑学校和孩子们同吃同住。成片里有个细节特别打动人:他用手语给女儿”唱”摇篮曲时,手指的弧度都带着温柔。
这哥们演戏有个特点,就是特别”轴”。拍《一出好戏》时为了演出饥饿感,真敢三天不吃饭;演《孤注一掷》时那些挨打的戏,坚持不用替身;这次《不说话的爱》更绝,剧组杀青后他手语愣是学到了能跟聋哑朋友聊天的程度。有次采访他说:”每个角色都是借给我的新生命,得对得起这份馈赠。”
记得他在拿到电影频道四月电影人物时说,把电影比作镜子挺有意思的——”有时候照见的是别人的生活,有时候照见的是自己都没发现的另一面。”这话说得挺实在。你看他演的那些角色,从市井小民到犯罪分子,跨度这么大,但每个都能让观众信服,估计就是因为他真把这些角色当镜子来照了。
现在看他演戏,早忘了什么”偶像转型”的说法。去年《孤注一掷》票房爆了之后,有记者问他感受,他挠着头说:”就是觉得责任更大了,下次得更努力才行。”这话听着朴实,但想想他这些年的作品,确实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听说他下部戏要挑战文艺片了,具体啥角色还保密。不过以他这几年选剧本的眼光,估计又是个让人意外的选择。有粉丝开玩笑说,现在看张艺兴的电影得像开盲盒,永远猜不到下次会解锁什么新形象。但有一点能确定——这小子对演戏是认真的,每次出现都能带来点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