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在此》免费版百度网盘资源下载链接「HD720P/3.8G-MP4」原声版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巴西母亲的故事在中国银幕上呼吸
5月12日北京的夜晚有点特别。巴西总统夫人罗桑热拉和演员姚晨并肩坐在《我仍在此》中国首映礼的现场,银幕上正播放着尤妮斯在贫民窟铁皮屋顶上晾晒衣服的镜头。这个画面让我想起导演沃尔特·塞勒斯在VCR里说的那句话:”我们拍的不是苦难,而是阳光如何在铁丝网的缝隙里跳舞。”
费尔南达·托里斯把尤妮斯这个角色演活了。你能看到她提着菜篮穿过里约热内卢狭窄巷道时,后背衬衫被汗水浸湿的痕迹;能听到她面对儿子突发意外时,喉咙里压着的那声呜咽。这个巴西女人成为历史上首位拿下金球奖的巴西女演员不是没有道理的——她连手指关节的颤抖都带着戏。记得有个特写镜头,尤妮斯在停尸间确认儿子遗体时,镜头对准她撑在铁柜边缘的手,指甲缝里还留着前一天做工时沾上的颜料,那双手从僵硬到痉挛的过程,比任何嚎啕大哭都让人心碎。
电影里有个反复出现的意象:尤妮斯总在黎明时分站在阳台上晾衣服。那些褪色的床单在晨风里鼓胀得像船帆,背景是贫民窟层层叠叠的违章建筑。导演很狡猾,他让阳光总是先落在晾衣绳上,然后才慢慢爬到尤妮斯脸上。这种光线的推移像在说:生活给的温暖,得先经过那些日常的、琐碎的坚持。
姚晨在现场说得挺实在:”看托里斯演戏,就像看邻居大姐在菜市场讨价还价那么自然。”这话让我想起片中尤妮斯在菜场为了几个烂番茄和商贩吵架的桥段。她先是据理力争,突然瞥见旁边电视里播着儿子相关的新闻,整个人就像被按了暂停键。托里斯处理这种情绪转换绝了——你能看见她眼眶还红着,嘴角却已经扯出个勉强的笑,继续和商贩周旋。这种”一边流血一边生活”的细节,比什么悲情配乐都扎心。
电影改编的真实事件其实更残酷。但导演没往煽情里走,反而拍出了很多荒诞的幽默感。比如尤妮斯追着殡仪馆的车跑丢了一只拖鞋,索性把另一只也甩了光脚追;又比如她抱着儿子遗像坐公交,旁边大妈非要给她介绍对象。这些闪着光的片段让整个故事像块粗粝的矿石,痛苦和希望都硌得人生疼。
首映礼上有个细节挺有意思。银幕上放到尤妮斯终于讨回公道那场戏时,巴西总统夫人悄悄抹了下眼角。后来听现场工作人员说,放映结束后,罗桑热拉拉着姚晨说了好久,关于里约的贫民窟,关于单亲妈妈们组成的互助会。这大概就是好电影的魅力——能让北京五星级影院里的观众,和万里之外铁皮屋里的妇女突然有了共鸣。
中国电影集团这次把”挚爱光影计划”的首个项目给了《我仍在此》,眼光确实毒。这片子就像块棱镜,从不同角度看能折射出不同色彩。你可以当它是悬疑片——跟着母亲抽丝剥茧寻找真相;也可以当社会纪实——看巴西司法系统如何被贫富差距扭曲;当然,它最动人的还是那个内核:一个普通女人能为了爱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散场时听见有观众嘀咕:”这要是中国故事该多好。”突然想起姚晨说的那句:”我们自己的本土叙事,也该有这样的呼吸感。”是啊,成都现在不也在和世界对话么?下次该轮到我们的故事,让里约电影节的观众为四川妈妈们掉眼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