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台首映: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闽南语版《长安三万里》台北首映记:当李白遇上台语,戏院里飘出《将进酒》的乡音
4月28日晚上的台北微风影城特别热闹,大厅里时不时传来熟悉的闽南语对话。原来大陆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闽南语版正在这里举办首映记者会,台湾发行方代表和闽南语配音演员们正忙着和媒体打招呼。最引人注目的是为李白配音的台湾演员李罗,他穿着印有李白诗句的T恤,在现场用闽南语朗诵起”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那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在场所有人都跟着摇头晃脑,仿佛真的看见醉酒的李白在台北街头吟诗。
记者会结束后,数百名来自岛内媒体、影视界和院校的观众陆续进场观影。6排12座坐着专程从北京飞回来的台湾女孩林家萱,这已经是她第五次看这部电影了。在北京做传统文化推广工作的她笑着说:”用闽南语念唐诗有种特别的韵味,就像小时候阿嬷教我念《静夜思》的感觉。”她旁边坐着带外孙来看电影的林先生,小朋友才6岁,却已经能奶声奶气地背出”床前明月光”,惹得周围观众直夸可爱。
银幕亮起,熟悉的追光动画logo出现时,现场响起一阵掌声。当闽南语版的李白念出”天生我材必有用”时,有几个观众忍不住小声跟着念起来。电影里那些在大陆引发共鸣的场景,在台湾观众这里同样奏效——看到李白和高适年少相遇时,有人发出会心的笑声;放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段落,后排几位大学生模样的观众不约而同坐直了身子。最妙的是《将进酒》那段,银幕上的李白用闽南语唱着”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台下居然有人轻轻打着拍子。
台湾春晖映像有限公司创始人陈俊荣在映后交流时透露,他们两年前就开始筹划引进这部电影。”当初看到大陆票房破18亿的新闻就在想,这么好的作品一定要让台湾观众看到。”执行长孔繁芸接过话筒补充说,这次特别争取到同步推出普通话和闽南语两个版本,”我们接下来还计划把闽南语版带到福建等地重映,让更多乡亲听到用乡音演绎的唐诗。”
散场时,不少观众还沉浸在电影氛围里。有位戴眼镜的女生站在海报前拍照,她说最喜欢杜甫出场那段,”没想到课本里忧国忧民的杜甫,年轻时也是个活泼的小伙子”。影院经理告诉记者,预售情况比预期火爆,尤其是闽南语版的场次,”很多家庭都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看,老人家听到熟悉的方言特别开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引进其实挺不容易。按照台湾现行的”配额抽签”制度,每年只有十部大陆电影能获得在台上映的机会。《长安三万里》能脱颖而出,除了本身质量过硬,或许也因为片中那些跨越千年的诗句,本就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记忆。就像首映式上李罗说的:”用闽南语读李白,就像在跟祖先对话,那些平仄韵律,早就在我们的血脉里了。”
走出影院时,听到有对年轻情侣在讨论要不要二刷。男生说:”原来高适和李白还有这样的故事,课本上都没写过。”女生笑着回他:”那你要不要明天再来看普通话版?”看来,这场由唐诗引发的观影热潮,在台湾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