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9年坚持背后:助力新导演的计划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宁理和王迅在《怒水西流》里点燃那把火时,整个影厅都安静了
宁理饰演的那个角色把汽油浇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前排的姑娘突然攥紧了爆米花桶。银幕上打火机”咔嗒”一声响,王迅脸上的肌肉抽搐得特别真实,就像2018年开机时黄渤在片场看到监视器里的画面那样,所有人都知道这部片子要成了。
《怒水西流》这个片子特别邪性。冯勇沁导演拿着黄渤”HB+U新导演助力计划”的投资,硬是把女性安全话题拍出了黑色电影的味道。刘敏涛演的那个角色在巷子里狂奔那段,镜头晃得跟手持DV似的,但每个画面都卡在观众的心跳上。这片子磨了七年才出来,据说送审时剪了十几版,现在能在银幕上看见那些大尺度的镜头,真得给审查老爷们磕一个。
说到黄渤这个导演扶持计划挺有意思的。当初放话说三年要搞十部片子,结果九年过去才攒出四部,但部部都是硬货。《被光抓走的人》玩科幻概念,《风平浪静》把犯罪片拍出文艺范儿,去年《学爸》更是闷声发大财拿下6个亿票房。现在影视圈都学精了,知道捧新人导演不能光砸钱,得找对路子。
宁浩的”坏猴子”就更野了。最早签的13个新人导演现在扩到19个,直接在B站搞了个《大世界扭蛋机》系列。你刷短视频突然刷到个特别带劲的悬疑短片,八成就是他们的人拍的。路阳拍《绣春刀》的时候还在给宁浩当副导演呢,文牧野更绝,《我不是药神》剧本最早就是在坏猴子的剧本会上磨出来的。听说接下来要上的《火星计划》是科幻喜剧,导演以前是拍广告的,这片子要是爆了,估计又能带火一波跨界导演。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搞的”青葱计划”倒是学院派路子。他们不急着让新人上院线,先关起来搞剧本工坊,跟写毕业论文似的要过五关斩六将。《兔子暴力》的导演申瑜就是在青葱训练营里被李玉看中的,那片子里万茜演的母亲角色,好多细节处理都是训练营里反复推敲过的。现在中影也坐不住了,去年刚启动的青年计划直接甩出30部片单,《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找的导演以前是拍网大的,这种操作放五年前根本不敢想。
最让我意外的是阿里影业的”海纳计划”。他们专盯海外回来的导演,《倒仓》那个00后导演在纽约学电影时拍的作业片,被江志强在评审会上直接拍板。这片子讲京剧少年变声期的故事,运镜方式全是好莱坞那套,但骨子里特别中国。张艺谋当导师时说过句大实话:”现在年轻导演比我们那会儿幸福多了,摄影机后面站着整个互联网平台。”
万达的”跃幕计划”玩得更花。直接把《唐探》系列的IP开放给新人导演练手,陈思诚坐在评审席上跟开盲盒似的。有个95后导演把侦探故事套进电竞题材,成片放出来时大鹏当场打电话约饭局。这种玩法风险是大,但万一撞出个爆款,整个产业链都能跟着喝汤。
看着这些新导演在银幕上撒野,突然想起《怒水西流》里宁理有句台词:”火点着了就别怕烫手。”现在这些扶持计划就像打火机,关键得看握打火机的手够不够稳。黄渤他们至少证明了一件事——中国观众早就不满足于看套路片了,那些带着毛边的新鲜货色,说不定哪天就能烧出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