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缸鱼》闪耀横滨影节:中国动画触动日本心

《闯缸鱼》闪耀横滨影节:中国动画触动日本心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闯缸鱼》在横滨:一部让中国动画人自己开口说话的纪录片
2025年5月4日的横滨港未来区,海风里裹着咸湿的胶片味。中国纪录电影《闯缸鱼》的团队走上红毯时,现场突然爆出一阵中文的欢呼——十几个中国留学生举着手机,镜头对准监制程育海和导演刘佳,快门声比官方摄影师的还密集。”完全没想到能在日本看到讲中国动画的片子”,后排穿汉服的女生踮着脚对同伴喊,她手腕上的宫灯穗子跟着晃,像某种即兴动画。
20250507114506255216
这片子确实来得不容易。刘佳导演带着团队折腾了四年,采访了三十多位动画人,从《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到《深海》的美术指导,甚至还有给上世纪《葫芦兄弟》做原画的老前辈。摄影机跟着他们进工作室,拍下一摞摞被咖啡渍染黄的设定集,拍凌晨三点还在调动作曲线的年轻原画师,拍某位导演说起被资方毙掉项目时突然泛红的眼眶。有个特别戳人的细节:某位资深分镜师演示如何画爆炸特效,铅笔在纸上”唰”地划出弧线时,他左手无名指上的茧子特写,那是个二十年动画人特有的”职业勋章”。
5月6号的首映场安排在CINEMA·JACK & BETTY影院,放完片尾字幕时,有个日本观众突然用中文问:”那个做《雾山五行》的林导,现在腰伤好点了吗?”全场都笑了。原来片中拍到林魂导演趴在按摩床上改分镜的镜头,他腰间贴着膏药,iPad支在床头,还在调关键帧。联合制片孙赫阳后来解释,他们故意没拍那些光鲜的领奖时刻,”就想呈现创作者佝着背工作的真实弧度”。
20250507114506856960
最催泪的段落是关于90年代动画寒冬。老制片主任王玉梅翻出1998年的工资条,基本工资栏写着”247元”,旁边用红笔标注”暂发50%”。镜头切到她现在布满老年斑的手,正摩挲着当年《宝莲灯》的赛璐璐片,塑料薄膜哗啦响,像在翻一本泛黄的日历。邱杰在映后谈提到,正是这些人在发不出工资时还偷偷教徒弟手绘技法,”像闯缸鱼一样在缺氧环境里硬撑”,才没让中国动画断代。
有个穿和服的日本老太太散场时拦住了翻译,她说看懂了片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老楼的那个长镜头:阳光透过铁栅栏在水泥地上投下条纹阴影,就像未上色的动画胶片。”我们东映动画的老工作室也有这样的走廊”,老太太比划着,”全世界的动画人大概都共用同一种孤独。”这话让刘佳导演特别感慨,她原本担心文化差异会影响理解,结果发现对创作的热爱根本不需要翻译。
20250507114507677538
现在团队最盼着国内上映。程育海透露正和视频平台谈一个特别企划:在纪录片播放时,可以随时点开浮动窗口,看对应片段里动画人提到的作品片段。比如当《深海》美术指导讲述粒子特效突破时,观众能立刻调出电影里”参宿冲破海浪”的4K片段。这种设计就像给纪录片装上了”导演评论音轨”,只不过这次发声的是整个中国动画产业。
散场时我注意到,影院走廊的LED屏在循环播放《闯缸鱼》的预告片。画面定格在某个瞬间:三十多位受访动画人的工作照拼成一条游动的鱼,背景音是此起彼伏的”咔哒”声——那是数位笔接触板子的声音,是键盘敲击的声音,也是放映机开始转动的声音。横滨港的夜雾漫进来,这些声音在海风里显得格外清脆,像某种跨越语言的摩斯密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库克电影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k.yingshijun.com/690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返回顶部